“草龙献岁”非遗文化展亮相横沥金牛公园
以稻草为主要材料,采用编、插、嵌、剔、镂等十多种工艺,整条草龙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近日,由横沥文广中心主办、横沥民间文艺协会协办的“草龙献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金牛公园亮相,让大家在新春佳节能够欣赏到本土艺术精品,品味浓浓的年味。
记者在金牛公园“草龙献岁”非遗文化展现场看到,以稻草为主要材料编织而成的草龙和草牛活灵活现,吸引了不少市民群众驻足欣赏,拍照留念。
正在参观的郭先生告诉记者,该展览融合了旧时农村以及春节元素,展示了精彩的横沥民俗文化,特别是能够让小朋友们近距离感受到横沥优秀传统文化,十分有意义。
市民 郭先生:横沥镇这个草龙展示的很漂亮,很有古代文化气息,我之前都没看到过,这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文化要继续传承、发扬下去。
据了解,“草龙献岁”非遗文化展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乡村文化特色为主题,两条直径约50厘米,长17米的纯手工草龙为主角,架空在3.5米高的空中,双龙戏珠,寓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第二部分以牧童吹笛文化为主题,两头高2米的纯手工草牛上,男女牧童吹起笛子,营造出一片和谐的乡村气息,让前来观看的市民仿佛走进乡间田野,领略风土人情。第三部分则以茅草门楼为主题,门楼的横批为“五谷丰登”,体现了乡村人们悠然自在、安定和谐的美好生活。
草龙舞传承人 黄耀林:共八条草龙,两条大草龙,有五十公分直径,17米长,就挂在高架上,两条中龙就围绕花坛周围,另外四条小的,就在花坛四个方向向中向摆设,这个布置也比较好看,看起来也很可爱。草龙已经决定要做,后来我就决定再做两个草牛,两个牧童骑在牛上吹笛,这个也是中国古典历史文化“牧童吹笛”,当时的看牛的小朋友都有这些欢快时光,抒发心情,所以也寓意现在的小朋友也要这么快乐,祝福小朋友年年快乐,所以(也)采用这个作品。
草龙舞传承人黄耀林表示,本次活动展示的草龙、草牛是由他与徒弟香锦兰耗时两个月编织而成。由于草龙巨大,在编织过程中,师徒两人多次修整,首先把稻草编织成数十条二三十米长的马编绳,再编织成龙身。而要草龙形态生动,关键在龙头编织,这是草龙编织技艺的亮点。
草龙舞传承人 黄耀林:(制作过程中)有什么困难都要尽量克服,去做好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一共编织都有两个多月,因为它体形较大,全部一条条编织而成,一共十几条马编绳由头到尾,所以花时间比较多,这样做起来也比较漂亮。
镇文广中心除了在金牛公园打造“草龙献岁”非遗文化展外,还在河岸边竖起一个个1.5米高的菱形展架,展示关于横沥牛文化的历史。该图片展分为三个篇章,共14个展位、86块展板,展出内容包括牛墟的历史渊源、牛墟交易地址的变迁、牛墟的现状、牛墟的荣誉和牛中技艺传承人等。市民可以一边在岸边漫步,一边阅读横沥牛墟历史文化,感受横沥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别有一番意趣。
记者:张爱芬 朱振强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