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过大年:熊家班走街串户送上非遗大餐
锣鼓喧天、龙狮热舞……
1月14日,成都市武侯区金花社区,成都市熊家班表演艺术团(以下简称“熊家班”)又来和社区居民提前迎新春。
从元旦开始,熊家班就又迎来一年里最忙碌的时候。团长肖良鑫打开手机记事本,上面密密麻麻记满新春前后的表演行程:1月1日到2月8日分别前往成都新都区、武侯区等进行迎新春文艺汇演25场;1月23日到2月8日,成都武侯祠大庙会,每天早中晚(不含巡演)三场……
这支创立于1996年的民营艺术团,准备的不少节目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8岁的肖涵杰是肖良鑫的儿子。爸爸在台上演,他就在台下看,他最喜欢的节目是传统民俗鼓乐《奋进鼓舞》。它取材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绛州鼓乐,是熊家班锣鼓队的拿手好戏。一面3米多高的大鼓,10多面小鼓一字排开,演出时鼓乐气势磅礴,声韵铿锵。在川剧《吐火变脸》中,脸上画满油彩的演员身体一转,袖子一抖,脸谱从豪气的武生变成稳重的老生,再一转一抖,脸谱又变了色。戏剧、曲艺、歌舞、杂技……在眼花缭乱的节目中,肖涵杰和观众看得目不转睛。
作为熊家班第三代团长,在春节期间坚守一线进行惠民演出,肖良鑫已经坚持了15年。有一盒热气腾腾的盒饭吃,就是最美味的团年饭。
90后吕慧玲是熊家班的老将之一,6年前,她第一次加入新春惠民演出大军。最忙的时候,吕慧玲和同事一天要赶4场演出。
早上7点起床,在大巴车上换衣服、化妆,前往演出地。她和同事都得“七十二变”。在非遗舞龙狮表演里,男演员上前舞龙耍狮,他们得立刻变身鼓手,击鼓伴奏。这边的表演一结束,他们又要搭车前往下一个地方,换衣、补妆、小憩都是在车上完成。
熊家班要一直演出到2月8日元宵节前后,这波“春节忙”才算画上句号。不能和家人团聚的他们,却以另一种方式,感受着浓浓的年味。
四川日报记者边钰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