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御窑金砖200斤重需29道工序 

时间:2019-11-06 14:14 发布于:考古频道编辑:A001  来源:扬子晚报

“非遗之旅·苏州篇”再度诠释工匠精神一块御窑金砖200斤重,需29道工序

由扬子晚报与江苏省文旅厅非遗处协力打造的融媒体微纪录片《非遗之旅》上新“苏州篇”啦!在为期两天的时间内,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陆续走遍了八个非遗场馆: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中国昆曲博物馆、苏州评弹博物馆、苏州碑刻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中国刺绣艺术馆、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苏州舟山核雕村。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一次次惊叹于鬼斧神工的非遗技艺、惊叹于精益求精的匠人匠心,惊叹于飞针走线之间营造的浩瀚世界、小小核桃之上妙到毫巅的精彩戏文。哪怕一块砖,也在历经二十九般修炼后变得金振玉声。

御窑金砖:一块砖的修炼过程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位于相城区阳澄湖西路。金砖,并不是金子做的砖,而是有三层含义:一,此砖专运北京,供故宫使用,由“京砖”而谐音“金砖”;二,金砖质地密实坚硬,敲击有金属声;三,金贵,有一两黄金一块砖的说法。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研究室主任沈泉男先生介绍说,金砖的烧制极为不易,100块砖入窑,往往只能烧制出十块二十块砖。

2006年,御窑金砖的制作工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跟着沈主任的步伐,记者领略了金砖从挖泥到最后烧制成砖的制作过程:经历选泥、练泥、制坯、装窑、烘干、焙烧、窨水、出窑等一系列流程,共29道工序。这需要经过700多天的时间,故而产量有限。每块砖重达200多斤。沈主任自豪地说:馆内共有1430多块横跨了15个朝代的古金砖,比故宫多。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冯秋红 江珂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标签: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