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动画日追忆我们儿时一起追的动画片
“你们小时候没有果宝特攻吗?熊大熊二和光头强的故事你们看过吗?”如果面对小朋友们这样的疑问,不少成年人一定会哑然失笑吧。对于70后至80后的成年人来说,几乎每个代际之间对童年动画的记忆均有所不同,但是无论年长者抑或是年少者,在内心里总会有几部动画片伴着自己成长,10月28日,在“世界动画日”这个特殊的日子,让我们一起回忆童年时光,捡拾起那个时代的快乐。(记者 金海洋)
◎曾经憧憬着成为“一休”
对于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刚刚记事时时间大概已经进入80年代了,那时候正值改革开放刚刚开启的年代,也会看到一些优秀的外国动画片,比如《聪明的一休》,《花仙子》、《蓝精灵》等。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聪明的一休》,脑海中经常出现的就是一休一遇到问题就坐在地上,胖乎乎的小手在圆圆光头两边绕两圈,然后‘叮’地一声一个好主意就冒出来了,那时候特别崇拜他。”在社区工作的黄女士这样说道。
黄女士老家在涟水,1985年左右,她刚七八岁年纪,家里买了一台14寸黑白电视机。因此,童年里最快乐的一件事就是吃完晚饭守在电视机旁,等候《聪明的一休》。“大概每晚上6点钟播出吧,一听到电视里传来‘格叽格叽格叽格叽’的歌曲就知道一休哥哥要出来了。”黄女士说,自己兄妹三个,在看一休这个动画片上达成了一致,从不争台看别的,于是每当晚上六点左右时,兄妹仨就整齐地坐在电视机前,出神地看着电视机里一休又克服了什么困难。
黄女士说,当时自己还信以为真,一旦遇到什么困难,也会学着一休的样子,坐在地上,然后两手划圈,嘴里念念有词,只是不记得有没有真的想出什么好办法,将当时自己遇到的困难解决掉。
◎曾经披上树条扮成“葫芦娃”
对于80后们,童年的动画片似乎更加丰富了,但对于李先生来说,印象最深的是《葫芦兄弟》。
李先生出生于1980年,他记得10岁左右的时候,《葫芦兄弟》热播,但是家里还没有电视,一个村上只有几家有电视机,李先生邻居家里就有一台。“一到播放的时候,村里一大帮小孩子凑在一起看,屋里乌压压的都是小脑袋。”
看完了,李先生就会跑到院子里或是外面,想象着自己是七个葫芦娃中的一个,把其他小朋友当作蛇精或是蝎子精打闹起来。李先生记得最搞笑的是几个玩伴跑到庄上的树丛中,折了几根带叶的树条,围在脖子和腰间,当作是葫芦娃的围脖和裙子。
李先生说,后来的一些动画片自己就记不太清了,但《圣斗士星矢》、《足球小子》、《灌篮高手》等,当时自己也很痴迷。
80后网友“找只蟋蟀过童年”说:“我们的那个时代,每部动画片里的小主人公们都会勇敢地去面对困难,战胜邪恶,每部动画片也几乎都有强烈的教育意义与人文关怀。我们那个时代已经走远了,不会再回来了,但是我们还是会怀念那个时代的动画片。”
◎80至90年代,还有哪些经典动画片?
国内动画片
必须说的是,我国的动画片艺术性很强,而且别有特色。《大闹天宫》大家都看过吧,里面的绘画和着色非常漂亮。
另外,那时的动画片教育性很强:《雪孩子》教育我们要舍己为人,《小马虎》教育我们要仔细,《三个和尚》教育我们要协作等等。
还有《黑猫警长》:“眼睛瞪得像铜铃……”,还记得每一集结束的时候,黑猫警长掏出手枪乓乓乓乓打出四个大字——请看下集;《阿凡提的故事》:系列木偶戏,里面有《卖树阴》、《种金子》等等。阿凡提一边骑驴一边唱“我的小毛驴,小毛驴……”,还有种金子时的咒语“埋沙子种金子,沙子一袋子金子一屋子。”……
国外动画片
《米老鼠和唐老鸭》:世界级的明星,还记得李扬破锣般的配音“哇哇哇,哇哇哇,啊呕”。
《蓝精灵》:“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它们活泼又聪明……它们齐心协力开动脑筋斗败了格格巫。”
《忍者神龟》:有爱吃意大利馅饼的米开朗基罗、多纳泰罗、拉斐尔和达芬奇,另外还有个斯普林特老师,是个大老鼠。
《猫和老鼠》:80年代末的动画,小学生的必修课,反正猫永远打不过老鼠。
《机器猫》:这个地球人都知道……
原标题: 今天是“世界动画日” 回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动画片
中国江苏网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