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第四季评选揭晓 

时间:2019-10-19 14:29 发布于:文学频道编辑:A001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读诗很小众?写诗的校园诗人总是寂寞孤单冷?2019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也许能给你一个意外的答案:53天征稿,全球1785所高校参与,2.6万件作品投稿,日均来稿逾500首,阅读量1.3亿……哪有什么孤星寥落,分明是一大片诗歌的银河!

由教育部思政司、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以及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联合指导,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博闻研微网络文化工作室承办的2019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10月18日正式发布评选结果。88首作品从2.6万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分获特等和一、二、三等奖,将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获奖作品诗集。

2019年4月9日短诗大赛正式启动, 5月31日截止征稿。历经53天,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第四季共计收到来自全球1785所高校的26561封投稿作品,日均来稿逾500首,有10首以上作品参赛的高校超过500所,阅读量高达1.3亿。中国大陆投稿量排在前十位的高校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 中山大学、 四川大学、 湖南大学、 南京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武汉大学、 西南大学、 中南大学。中国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参赛高校共计126所,其中投稿量较多的高校为香港中文大学、美国波士顿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加州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芝加哥大学、香港大学、英国华威大学、澳大利亚莫那什大学、伦敦大学等。宾夕法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麻省理工、耶鲁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投稿量均排名在前25名。

88首获奖作品中,新诗作品55首,旧体诗作品33首。其中,新诗一等奖2首、二等奖6首、三等奖10首、佳作奖3首名。旧体诗特等奖1首、一等奖2首、二等奖3首、三等奖6首、佳作奖21首。新诗桂冠由来自国防科技大学的高龙和来自中南大学的黄雨陶共同摘得,北京师范大学的洛柏森摘得旧体诗桂冠。

本届华语短诗大赛首次对主题进行了细致划分,包含“旅、家、国、爱、景、情、思”七大主题,让短诗承载的意蕴更加丰富立体。据统计,投稿中,“情”与“思”主题的投稿占比超过50%。

短诗大赛组委会在新浪微博、腾讯微视和喜马拉雅开设了赛事专题文字、视频、音频展示平台,希望构建读诗、品诗、写诗、赛诗的完整生态,让更多人参与到这场诗歌盛宴中。大赛还将首次举办诗歌节、短诗论坛等文学交流活动。

第四次参与短诗大赛评审的复评评委诗人李成恩说:“阅读今年的参赛作品,轻松而愉悦,一颗颗年轻的心在这些作品中跳跃,诗的想像丰富,题材多样化,趋同化少了,个性化多了,语言游戏少了,让诗回到意象与意义,更紧实绵长的诗歌多了。”本次大赛获奖新诗作品不再一味追求语言的华丽,而是有话要说,有话要写。即使是短短几言,也是作者对生活别样思考后的诗词化呈现。

据统计,从2014年起举办的短诗大赛已吸引了超过8万首作品参与,微博平台短诗大赛话题阅读量超过1.3亿,相关微博阅读量超过2亿,微信平台关于短诗大赛的文章阅读量累计已有超过100万阅读量。这些庞大的数字背后,是热爱诗歌的人们间的强烈共鸣。“有机会能够读到这么多真挚动人的作品,了解到这么多颗火热的、坚持创作、热爱生活的诗心。这无论是对于创作者还是对于读者,都很有益。”作品《南歌子·答寒食友》获得本季大赛一等奖的河北农业大学刘博这样说。来自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朱志刚也说:“感谢短诗大赛的平台,让我们这些爱好诗歌的繁星能够聚集成诗歌的银河。”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