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汉剧《樊梨花》在梅州牡丹剧场首演 

时间:2019-09-02 17:11 发布于:演艺频道编辑:A001  来源:南方日报

梨园梨花 美美与共

——嵇兵与广东汉剧《樊梨花》

期待三个多月的广东汉剧《樊梨花》在梅州牡丹剧场首演,观后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嵇兵用她多年的艺术积累和真诚付出的艺术影响力,成功塑造了樊梨花这一以国为重、足谋多智、英勇善战、贤淑大度的巾帼英雄完美形象。观众纷纷“要座儿”“抢座儿”“争取座儿”。

从这个角度来说,嵇兵和她主演的《樊梨花》已然起到艺术家及艺术作品应当起到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其实《樊梨花》的故事,很多地方剧种以及影视作品中并不少见。但这次一改以往广东汉剧文戏见长的传统,大胆创新,实现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嵇兵注重戏理戏情,讲究人物刻画,既有激越委婉、韵味醇厚的唱念,又有优美的工架与开打的技巧,使得樊梨花形象鲜明独特,达到表演、唱念、武打协调统一。唱腔设计运用传统“皮黄腔”与汉乐、昆曲、汉曲小调等有机结合,主题音乐取材于广东汉乐《浪淘沙》,加入岭南独特风格小调,敢于打破传统,做到既不失广东汉剧原有的“腔板”又融入现代音乐元素,有效地烘托此起彼伏的剧情。

戏曲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关键,是要守正创新和培根铸魂。有底、有样、有范儿、有基础,正是有嵇兵这样的艺术家大胆地尝试,打破“不要去动经典”的行规,才让广东汉剧焕发出新的光彩。当然,除了嵇兵的惊艳演绎,段示威导演的高水平执导,陶醉新生派熊长江的唱腔设计,同样让汉剧《樊梨花》产生了创新性的美感。

但愿梨园这朵美丽的梨花,美美与共,广泛传播……


作者简介

张桂秋,祖籍北京,新客家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广东广播电视书画院特约书画作者,原梅州广播电视台文艺中心编导。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