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州:创新传承方式方法 让非遗“活”起来
安徽省宿州市把非遗保护和传承摆在建设文化强市的战略高度,研究出台保护传承非遗项目的系列政策,不断拓宽传承方式,创新非遗展现形式,建立非遗传承基地。创新方式方法,着力促进非遗资源利用率,重视非遗文创产品开发、设计和营销,营造非遗保护的浓厚氛围。
宿州市第四届伏羊文化美食节暨非遗戏曲展演交流会开幕
7月14日晚7时,“汴水汉韵 徽风曲艺”2019年宿州市第四届伏羊文化美食节暨非遗戏曲展演交流会在南翔云集文化商业街区举行。
演出现场
此次伏羊节和戏曲展演交流会于7月14日至20日在宿州南翔云集及宿州文化 艺术中心举行,活动为期7天,期间将有伏羊美食、电音摇滚、非遗戏曲、非遗手工等活动。宿州通过伏羊文化节+非遗戏曲展演以及本地特有的文化记忆展演,向广大市民宣传宿城传统曲艺精粹,通过宿州城市发展历史轨迹展示,传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促进宿州地区民俗文化的发展。
“文脉颂中华 非遗展奇葩” 皖北六市非遗展演“星光闪耀”
7月17日,由宿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皖北六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承办,宿州南翔云集协办的以“文脉颂中华 非遗展奇葩”为主题的皖北六市非遗展演活动在宿城南翔云集埇桥广场举行。
来源:拂晓报皖北晨刊
当天晚上7时30分,随着国家级非遗项目、花鼓灯舞蹈淮河锣鼓《小花场》的喜庆登场,展演正式拉开帷幕。展演当天,皖北六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为市民送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五河民歌《摘石榴》、国家级非遗项目砀山唢呐《百鸟朝凤》、国家级非遗项目花鼓灯舞蹈《俏兰花》等13个国家、省、市级以及传统文化节目,让市民饱尝传统文化大餐。
来源:拂晓报皖北晨刊
据了解,皖北区域地处苏鲁豫皖交会地区,黄淮文化在此交融,丰富的民风民俗在此衍变,催生了庞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基础,宿州、淮南、蚌埠、阜阳、亳州、淮北皖北六市在保护、传承非遗文化方面,一直在不懈努力、积极探索。
经典黄梅戏《女驸马》唱响宿城
7月20日晚,汴水汉韵 徽风曲艺——宿州市非遗戏曲展演交流会在宿州大剧院举行,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领衔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的优秀演员们倾情表演了经典黄梅戏《女驸马》,给广大市民们带来了一场精妙绝伦的视听盛宴。
来源:拂晓新闻网 记者 董虎 摄
黄梅戏《女驸马》主要讲述了民女冯素珍冒死救夫,经历了种种曲折,最终如愿以偿,成就了美满姻缘的故事。该剧通过女扮男装冒名赶考、偶中状元误招东床、洞房献智化险为夷等一系列近乎离奇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戏剧情节,塑造了一个善良、勇敢、聪慧的古代少女形象。
场景精美逼真,唱腔婉转清丽,动作惟妙惟肖,演员们精彩的表演不断将演出推向高潮,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观众们纷纷表示,这场经典戏曲演出不仅让大家过足了戏瘾,更使大家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文化自信。
近年来,在宿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安徽省非遗保护中心的关心支持下,宿州市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力度,推动非遗立法,广泛开展非遗进校区、进企业、进社区活动,扎实做好非遗项目保护和传承人培养工作。(宿州文明网综合 郭娟)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