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吐蕃文物大展亮相 众多珍品首次来华
走进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映入眼帘的是绚丽多彩的丝织品、精美夺目的金银器、雍容优雅的佛像,给人带来极大的视觉震撼。
本次展览由敦煌研究院与美国普利兹克艺术合作基金会主办、海内外近30家文博机构协办,汇聚了许多难得一见的文物。除了美国普利兹克收藏的精品外,还有来自瑞士阿贝格基金会纺织品保护研究中心、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俄罗斯圣彼得堡艾米塔什博物馆、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阿勒萨尼基金会等海外机构和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22家国内机构的珍贵文物,其中大部分海外展品均是首次来华展出,而瑞士阿贝格基金会的藏品更是首次向公众展示。
展览分为7个单元,分别是“史前的青藏高原”“吐蕃登上历史舞台”“贵族盛装和礼器”“贵族营地——丝绸和金器装饰”“贵族飨宴”“贵族狩猎”和“佛教在吐蕃的发展”,从吐蕃文化的渊源、发展背景说起,通过吐蕃贵族生活的各个方面,讲述了吐蕃文化与丝绸之路沿线文化的交融。
在“贵族营地”单元,展示了2幅世所罕见的中亚团窠对鹿纹挂锦,它们分别由美国普利兹克和瑞士阿贝格基金会收藏,代表了7世纪中期至8世纪丝绸之路沿线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这两幅挂锦高2米左右,宽分别为1.6米和1.7米,中心图案均为两只鹿立于生命树旁,但鹿和生命树的造型各不相同,主体图案边廓均饰有一圈动物纹样,四角亦有纹饰,色彩艳丽,栩栩如生。如此宏大复杂的图案,需要横跨织机才能织成,充分体现了当时织造技艺之精湛。
普利兹克艺术合作基金会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策展人大卫·普利兹克介绍,这种大幅挂锦主要用于装饰游牧民族首领的营帐。不论是吐蕃赞普还是阿拉伯哈里发,均有在毡帐里举行集会的传统。这种毡帐十分庞大,可以容纳100多人,并用奢华的金银器和丝织品装饰,因此也被称为“金帐”。“金帐”是王权的象征,蒙古人也有类似的习俗,成吉思汗后代建立的钦察汗国被称为“金帐汗国”。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