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件文物重现“文化抗战” 

时间:2019-07-08 10:15 发布于:文物频道编辑:A001  来源: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刘冕)“铅字与子弹共鸣,笔杆与枪杆齐飞”,昨日,240件珍贵文物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亮相,重现中华民族抗战史,讲述抗战文化。

“为抗战吹响号角——中国共产党与抗战文化”主题展的展厅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南泥湾》珍贵影像,耳熟能详的歌曲和作品将观众拉回当年的峥嵘岁月。210幅历史图片、240件珍贵的文物分为“坚定文化自信发展抗战文化”“以文艺为刀枪吹响抗战号角”“领导文化抗战凝聚民族精神”三个部分,全面系统地再现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抗战。

与其他抗战题材展览比,新展览的呈现形式更生动新颖,吸引了很多观众自发前往参观。毛泽东著作《新民主主义论》的多个版本,利用科技镜像技术呈现出来,重点阐释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延安文艺座谈会情景不仅被“复原”,观众还首次可以通过电子触摸屏详读史料。抗战馆工作人员说:“我们还配合展出了1943年10月份的《解放日报》,这是第一次公开正式发表的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

展览的第二部分是最具人气儿的区域。“新闻报国:铅字与子弹共鸣,笔杆与枪杆齐飞!”“歌曲风云: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曲艺号角:舞台是抗日战场,戏剧是杀敌刀枪!”“画笔刀枪:用颜料铭记历史,用画笔镌刻战争!”“热血文学:人民文艺出硕果,优秀文学呈井喷!”“烽火影像:爱恨仇气势悲宏,家国情义愤填膺!”6个抗战时期的各种文艺门类被梳理出来,无数富有战斗性的文艺作品,至今传颂。

1944年美国纽约出版的《新民主主义论》、1939年在印度灌制的《义勇军进行曲》唱片……观众们在展品面前驻足,有人拿出手机拍摄下印象深刻的文物,有人用纸笔抄写下说明牌上的话语。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诞生地”景观处,抗战馆工作人员说:“刚19岁的曹火星创作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毛泽东听到这首歌曲后将歌名改成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成就了一曲佳作。”观众孟先生带着上小学的孩子来参观,他说:“展览通过图片、照片和影片等形式,直观地展现了当年的历史,配合说明牌,孩子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真实的历史,更好地铭记历史。”

抗战馆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文化以高昂的爱国主义热情宣传和推动抗战,成为鼓舞中国军民团结御侮、共赴国难、浴血奋战的强大精神动力。为纪念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82周年,抗战馆专门举办此次展览,反映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但重视领导军事抗战,更重视领导文化抗战、凝聚民族精神。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