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博物馆:“活”起来让文物走出“库房”,让精品走进百姓 

时间:2019-06-28 10:40 发布于:文物频道编辑:A001  来源:河北日报

定州博物馆位于定州古城恢复改造工程的中心位置,是这项工程的标志性建筑。第一次来到这里,记者立刻被它典雅大气的造型所震撼。该博物馆以中山国文化为依据,将台地、坡屋顶、斗拱等汉代建筑元素通过现代建筑语言进行诠释,在层层叠叠的飞檐斗拱间显示出深厚的历史底蕴。

拾级而上,首先进入定州博物馆汉家陵阕展厅。柔和的灯光下,汉玉瑰宝——青玉龙螭衔环谷纹璧在1米见方的独立展柜里泛出盈润的光泽。这是从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的,通高30.5厘米,厚约1.1厘米,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玉璧,属国宝级文物。

定州博物馆副馆长杜会平说,定州是汉中山国首府,出土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但在5年前,考虑到对文物本体的保护以及安防等因素,包括青玉龙螭衔环谷纹璧在内的5万余件文物,被保管在定州文庙的地下库房里,地上的展厅里仅有不到100件文物。

2014年8月,作为定州古城恢复改造工程首批项目,定州博物馆正式开工建设。2018年8月,定州博物馆正式开馆。这座雄伟秀丽的现代建筑与周边的开元寺塔、贡院等四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机融合在一起,成为古城恢复工程中最大的亮点。

该馆总投资3.8亿元,分为汉家陵阕、天下大白等6个展厅,馆藏文物中国宝级文物3件,三级以上文物965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07件,是全国馆藏文物数量最多、历史文化价值最高的县级博物馆。

“展陈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从展示柜、展示架、展牌、背景、灯光、文字、图片以及文物间组合等,都是经过通盘考虑的,为的就是把这些精美的文物更加鲜活地展示给参观者,希望参观者在鉴赏文物的同时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杜会平说。

记者注意到,在錾花鱼子地刻字六曲银盖盒等文物展柜旁,设有360度全角度赏析屏幕,参观者可以通过触摸屏实现全角度、近距离观赏文物上的各种细节,甚至比拿在手中看得更加清楚真切。不仅如此,他们还精心打造了数字博物馆,在全景漫游系统里,如实景般再现了实体博物馆的布局和展陈,高度还原了文物的质感和细节,并且可以将文物的三维影像放大,甚至能将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等珍贵文物进行虚拟拆解,并对每个部分的造型和图案进行解读。

在让文物“活起来”的同时,定州市博物馆还让文物“走出去”,让馆藏资源“动起来”。2018年11月16日至2019年2月24日,定州市博物馆的錾花舍利金棺、定窑白釉刻莲纹龙首净瓶等104件珍贵文物,参加了中国园林博物馆举办的“地宫秘藏——寺庙园林的繁盛”展览。今年7月,该馆馆藏的透雕螭纹玉觽、松石琥珀兽等精美文物,将赴日本参加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九州国立博物馆等合作举办的“三国志”展。

“以前的博物馆是容易被人忽略的游览死角,现在它变身为游览定州的‘打卡胜地’。”带朋友到博物馆参观的市民王欣自豪地说。据统计,定州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已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