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开展“慈善为民月”活动
根据《广州市深化“羊城慈善为民”行动创建“慈善之城”2019年工作方案》和广州市文明办、市创建办《关于2019年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月活动的通知》部署安排,广州市民政局于近日印发《2019年“慈善为民月”主题活动方案》,活动期间将以市、区联动方式,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切实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积极作用,营造“人人慈善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慈善助力花城出新出彩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今年“慈善为民月”将围绕创建“慈善之城”“广东扶贫济困日”“慈善为民月”主题活动的目标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有效对接慈善资源,通过成立社区慈善基金、展示推介慈善项目以及慈善互动等,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重要补充作用,切实增强惠民实效,使群众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营造“人人慈善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为了更好地参与社区治理、支持社会服务,推动社区健康发展,今年广州市慈善会成立了首批社区慈善基金和社区慈善捐赠站点。6月份人民街和岭南街等新一批社区慈善基金和社区慈善捐赠站点将先后成立,为周边地区社会组织提供资金、能力提升培训等支持,推动社会工作服务持续、专业,增强志愿服务力量、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助力周边地区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
多项慈善活动全面展开
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6月是广州市第二个“慈善为民主题活动月”,广州市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助力创建“慈善之城”。
为配合广东省、广州市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部署安排,“慈善为民月”期间将通过走访企业、召开座谈会、向社会组织发倡议、干部职工爱心捐、学子献爱心、社区扶贫募捐、“扫码一元捐”等方式,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济困捐赠活动,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实施“AI+慈善”计划,利用人脸识别、视频结构化、知识图谱、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技术力量为构建平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开设“慈善为民月”互联网募捐专题,向全市广泛征集一批优质慈善项目,并结合线下活动进行宣传推广,搭建“线上+线下”筹款和传播平台,方便社会各界捐赠,为项目募集更多资源。
举办广州市2019年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活动,启动困境儿童关爱帮扶项目,设立新一批社区慈善捐赠站点和社区慈善基金,开展“耆乐安居”长者居家安全服务项目试点工作,指导社区慈善捐赠站点和社区慈善基金开展社区需求调查,实施200个微心愿活动。完善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专业社工人才为骨干的“三社联动”长效工作机制。
品牌慈善活动异彩纷呈
继续深入开展“深化羊城慈善为民”行动。6、7月期间,全市各区、各单位结合实际,围绕“慈善为民月”主题,认真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深化羊城慈善为民”行动系列活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点打造一批优秀品牌慈善项目,并深入到街道、社区、学校、家庭等各领域,动员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奉献爱心,形成市区联动、广泛开展、多元参与的局面,让慈善进入百姓日常生活,让慈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记者 李济慈)
继续举办北京路公益慈善嘉年华活动。7月中旬,在北京路慈善一条街开展第四届北京路公益慈善嘉年华活动,通过展示、推介、互动、体验、线上线下联动营造全民慈善氛围,带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凸显慈善为民宗旨。
继续开展寻找最美“慈善家庭”活动。6月期间,在全市开展寻找十大最美“慈善家庭”活动,通过推荐(自荐)、初评、网上投票、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环节,评选出2019年度十大最美“慈善家庭”。
继续开展慈善医疗救助专题活动。6月期间,大力实施慈善医疗救助和应急救助、为市民提供健康咨询、疾病早筛、疾病诊疗、医疗救助、心理慰藉等慈善医疗综合服务,并依托广益联募平台,为大病困难患者建立规范快速的社会互助筹款渠道,形成医疗保险、政府救助、慈善救助、社会互助有效衔接的医疗救助体系,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医疗难问题,增加惠民实效。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