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新发现:故宫尚存年代最早古建筑 

时间:2019-06-02 21:11 发布于:考古频道编辑:A001  来源:北晚新视觉

“南薰殿可以说是故宫里尚存年代最早的一处古建筑。”本次考古的执行领队吴伟介绍,如今故宫里尚存保存较好的明代建筑其实已经不多了,“在明清之际,故宫曾多次失火。然而,南薰殿位于故宫西南角,位置偏僻。因此,很多人认为,所处位置使其没有遭到火灾的侵袭,也没有档案记载曾毁于火灾。”南薰殿位于外朝西路,武英殿西南。殿面阔5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殿内明、次间原各设朱红漆木阁,分5层。在明代,上徽号、册封大典前,阁臣率中书于此撰写金宝、金册文。明崇祯三年(1630年),命武英殿中书画历代明君贤臣图,置于文华、武英两殿。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命重新装潢,移藏于南薰殿。此后一直供奉历代帝王像,而今殿内物品已然荡然无存,图画档案转至他所。

现在,南薰殿是一处独立的院落,四周有院墙围绕。东院墙北端开门,门朝东。院落南北长31.8米,东西44.6宽,占地面积约1400平方米。院落中原有正殿南薰殿及东、西配殿等建筑。仅存的南薰殿正殿,两配殿仍有若干柱顶暴露于地表,原有院落地面也湮没抬升。

“本次的南薰殿院落明清建筑遗址的考古发掘,最大的收获就是揭示了南薰殿院落早期建筑格局及明清改建沿革。”吴伟认为,从南薰殿建筑的样式来看,应该是明代早中期的建筑,“至少应该是明代以中期以前修建的,很有可能是与神武门同期的建筑。”

“考古过程中,有两个清代档案文献为发掘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一个是康熙时期的《皇城宫殿衙署图》,另一个则是乾隆时期的《乾隆京城全图》。”从这两幅地图中,大概可以看出清代南薰殿的面貌。这次发掘相继出南薰殿正殿、月台、东、西配殿、院落地面、甬路、排水沟、井等遗迹情况,出土了大量砖、瓦、石等建筑构件,大部分能与前代的档案一一对应。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