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文旅结合非遗表演搬进景区 

时间:2019-05-31 13:36 发布于:遗产频道编辑:A001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孤峰横卧,四壁悬崖,寨前大片山石裸露,陡峭光滑,这是重庆梁平区滑石古寨。寨顶的戏台上,载歌载舞,戏台下,掌声连连。

8个抬工迈着整齐的步伐,领头人起唱,其他抬工和腔,大家齐力用木杠抬着笨重的石头,吆喝着前进。眼瞧着抬工的背影渐行渐远,戏台上,又响起清新明快的小调,一男一女登台,梁山灯戏开演了。

戏台那边曲终人散,这边,75岁的梁平竹帘非遗传承人方顺康又开始忙活起来,吆喝着,“来,看破竹取丝啰,比头发丝还细。”

“真是一场非遗盛宴!”专门从城区赶来的市民龙关志感叹,身为梁平人,平日里总能听到周边人谈起抬儿调、梁山灯戏、梁平竹帘,可同时现场观看这三大国家级非遗表演,还是头一回。

2017年6月,滑石古寨成为国家4A级景区。纷至沓来的游客,为景区带来了不少人气,但很多游客只是走马观花。如何留住游客,让他们的脚步“慢”下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景区负责人肖涵。

梁平是重庆的非遗大区,有梁平木版年画、梁平癞子锣鼓等5项国家级非遗,还有礼让草把龙、梁平张鸭子制作技艺、高台狮舞等20项市级非遗。“文化是旅游优质的资源,旅游是文化强大的市场,能不能将两者深度融合?”梁平区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刘原认为,提升梁平景区文化魅力,就要用活非遗资源,蹚出一条文旅结合的发展路子。

就这样,非遗等民俗文化与滑石古寨景区“联姻”。景区组建了非遗演艺队,请来非遗传承人,既上台展演,也带徒弟。三个展演点,视游客人数和季节情况,编排非遗展演“菜单”。肖涵说,以前,游客沿着步道逛逛碉楼,看看风景,很快就离开了。现在,非遗进了景区,留住了游客,也走进了人心。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