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炉·芦根:新诗创作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发声
新时代的诗歌理应有新的作为和风度,跟着时代的步伐前行,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发声。
诗人李云说:“新时代需要真诗,需要能客观和诗意地反映时代特征的真诗。”有地气的诗歌才是真诗。我写过很多祖先崇拜主题的作品,但写出来之后,拿给别人看,或者自己阅读,诗里的主人公,不管是曾祖辈的人,还是更高辈数的先人,都让人觉得很抽象,仿佛是“生造”的事物,因为我不知道他们的生存状况、思维结构、知识水平,以及人生观与世界观,只能以耳代目。一时的亲情的感性抒发,只能安慰自己。所以,真诗要立足当下,回到生活现场,回到烟火人间去。
何况,写真诗,是一种担当。诗人谷禾曾说:“诗歌创作不能沉溺于自我的小悲哀和小感动、小情绪,沉溺于语言内部炼金术的小伎俩。”这是艺术自觉和自省,也就是“写诗和诗的担当”。
写真诗需要真心真情真诚,需要一股子“真气”。新时代需要接地气的诗歌作品,要做好地域与地气的综合思考,做好精神原乡的守护与传承。在这方面,“自然诗人”早已做好示范,与一草一木神交,与一人一物亲近,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梦步调一致,这样方能铸就真诗和好诗。
选自光明日报用诗歌反映时代气象,凝聚时代精神——青年诗人谈如何践行责任与担当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