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创企业和战略投资“携手”
作者:李琤
文创板是服务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点项目,是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市文资办和市文投集团共同指导搭建的公共性、综合性服务平台,投贷奖联动体系的文化金融服务平台,为文化企业、投资机构提供全流程、全方位的投融资和增值服务。5月中旬,文创板针对有港股上市需求的文化企业开展了“文创板企业全球上市加速器之港交所篇”系列培训活动,旨在为企业和资本间搭建一个沟通和合作的平台。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参加培训的企业大多在行业中发展较好,年收入平稳增进,处于行业领先位置,但在与资本对接的过程中,它们仍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困难。如何改变资本对于文创企业的“偏见”,如何引导更多资本流向文化产业,企业、资本和平台都在积极探索。
文化企业:离不开资本的助力
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禹文化”)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专注于全方位服务文博行业的文化企业。目前,天禹文化的业务涵盖博物馆文化资源开发与公共文化服务运营,博物馆交流展览策划、组织运营与全程服务,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开发与运营,博物馆陈列展览策划、设计与施工等。
“2015年,天禹文化在子公司互动文博准备申请新三板的过程中,因对外发放的BP得到了中比基金的关注,集团不仅获得了中比基金3000万元的投资,而且中比基金还从资本的角度对天禹文化的发展给予帮助和启发。随着资金的注入,天禹文化在经营上得到了拓展,并且终止了新三板的申请,全力进军主板。资本助力让天禹文化在2015年到2017年得到了质的飞跃,净利润从2015年的550万元上升到2017年的2500万元。”天禹文化副总经理曲怡霖介绍。
2018年,在项目资质考核时,因中比基金中有部分涉外资本,天禹文化对中比基金的投资股比进行了一次回购。“随着资金收紧,我们明显感觉到很多项目推动进程受到掣肘。”曲怡霖深深体会到资本对于文创企业发展的作用。
“每个成功的投资机构都有自己的投资逻辑和资产配置策略,有的投资机构要求较高的安全边际,有的则关注较高的财务投资回报。除此以外,对投资退出期限的诉求也存在较大差异。”北京时空视点整合营销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空视点”)投融资总监李纭则希望资本能多多关注公关传播这一绩优行业。时空视点是以数字营销为核心的整合营销传播集团,业务包含数字营销、公关传播、数字化活动和体验营销、整合传播等,集团近3年的复合增长率超过40%,未来预计仍将保持30%至40%的增长。“即使如此,部分投资人并不十分了解这个行业,对于这个行业有一定的争议,我希望大家能辩证地看待这个行业。公关传播领域的产业发展规律决定了其竞争格局仍将继续优化,市场集中度仍将继续提升。预计在资本的助力下,行业发展进程必将大大加速,公关传播企业将实现更快的成长。” 李纭表示。
资本方:处于初级阶段的弊端
参加上市培训活动的豆包网(北京众信易保科技有限公司),相比于上述两个传统文化企业,专注为中介公司、保险机构和体检医疗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其以智能化科技平台较快获得了资本的青睐。
据豆包网联合创始人王慧哲介绍,成立于2015年的豆包网,借助核心业务SaaS系统打通业务系统管理、营销队伍支持、客户服务管理三大模块,并能提供一揽子智能化解决方案,推进保险产业创新。
在领投豆包网的博将资本看来,豆包网已快速涵盖保险中介和保险公司服务中的售前、售中、售后全流程,并通过“智能+”、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从服务端开始向上延伸,博将资本非常看好创始团队的技术前瞻性与快速落地的执行力,并持续看好中国保险科技这条“赛道”。
在众多文化企业中,科技含量高的标的总能成为吸引资本聚焦的“猎物”。扩大到更多的“赛道”中,资本对于文创企业的关注,仍远低于科技及其他板块。投中集团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文化传媒行业VC/PE融资交易数量持续走低,融资规模也大幅下滑。一季度战略融资交易共计完成13起,融资规模约为13.41亿美元,占所有轮次交易总和的89%,主要也归功于技术含量高的两笔交易——阿里巴巴投资趣头条和保利文化投资数字王国。
那么,比较“纯粹”的文创企业,在资本方眼中是什么形象?
“文化和创意是文创企业最独特的属性。文化产业资产轻、监管严格、外资准入困难等限制,是资本望而却步的关键因素。”信利德资本创始人李卓的判断,代表着相当一部分资本方的观感。李卓举例,迪士尼这个全世界最典型的文化创意类企业,除了米老鼠等动漫形象,所有产品都不是迪士尼公司生产的,但它却依靠严密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通过品牌授权常年获得巨额利润。相比之下,中国的文创产业还在初级阶段,文创产业流量变现渠道少,一旦出现问题,资本将面临巨大风险,导致资本与文创企业依然保持着距离。同时,信利德资本创始团队与世界上七大主流资本市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拥有在全球资本市场帮助企业公开发行股票的丰富经验。对于文化产业,信利德资本始终保持高度关注。
李卓认为,需要从国家层面建立一套具有公信力的评估标准以推动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比如科创型企业可以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供的专利证明,进行技术入股。但是知识产权如漫画、小说等,到底价值几何,目前大家都在凭经验判断,没有市场标准。” 他说。
文创板:让企业与资本面对面打消“偏见”
如何打破资本和文化之间的“偏见”,迎来文化投融资的春天?曲怡霖的选择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文化企业的心声,那就是期待更多具有前瞻性和长远眼光的战略资本成为文化产业基金的主流,并且能与文化产业互为滋养、相伴成长。她举例:“虽然天禹文化目前的体量还不算大,但我们已是博物馆服务领域的‘一枝独秀’,也是博物馆运营产业化的有力实践。目前,我们的内容创意和博物馆课程研发在业内领先,集团整体利润增长比较可观。当初我们选择中比基金就是因为它是产业基金,在投资时比纯市场化的资本更看重企业在行业中的战略布局,而不是以经营数据作为唯一参照。”
文创板作为文化企业的金融服务平台,通过若干活动帮助企业与资本建立面对面的通道,让资本更多关注文创,被认为将在战略层面上形成一股对文化产业的推动力。
“举办此次企业全球上市加速器的服务活动,主要是想推动一批有创新、有成绩,资质优良的企业迅速进入资本赛道,打造文创企业的‘大学’,让一批优秀企业成为行业的领头羊。文创板还会继续打造文化企业的‘幼儿园’‘小学’‘初高中’等针对不同阶段文创企业的文化金融教育体系,系列化、多维度地帮助企业成长。”文创板负责人刘骞说。
近年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规模稳步扩大,已成为北京的重要支柱产业,并在促进首都经济转型发展和优化升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刘骞表示,基于企业的呼声,下一步将更多推动战略资本对文化产业的关注。“2018年,我们为文化企业与资本举办了100多场对接活动。今年新推出的全球上市加速器计划,除了港交所篇,我们还将举办更多培训活动,帮助更多中国文化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她说。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