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党建网:探索城区治理,襄州这个社区这么做
襄州区肖湾街道办事处育红社区成立于2006年10月,是原襄阳麻棉纺织集团公司破产改制而成立的社区。辖区面积1.6平方公里,社区驻有行政事业单位42家,现有庭院32个,住户4710户,常住人口17100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面积1120平方米,社区“大党委”现有党员612名。社区党委设3个党支部,党员88名。社区“两委”班子7人(其中包含1名大学生村官,本科学历的有2人,具有社会工作者资格证的有2人),社区工作者3人,网格员8人,公益性岗位1人。
育红社区党委自成立以来,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为宗旨”“小社区大服务”的发展方向,推行党建“135”工作法,借助“大党委”、“网格党支部”优势,通过组织引领、部门支撑、资源倾斜,强内力、借外力、营合力,立足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建设“平安、健康、生活、政务、文体”五个十分钟服务圈,为居民提供“十分钟内到达,无限时服务”,提升了社区服务质量和治理水平,做到了企业改制人心不散,促进了社会文明和谐。
一、健全了一张纵横到底的组织网络图
纵向成立社区“大党委”,吸收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采取一格一支部的方式,建立8个网络党支部,将612名党员纳入网格管理。以楼栋为单位设置党小组,选派社区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担任党小组组长、楼栋长、卫生委员、文体委员、治安委员、物业管理员,配齐了“两长四员”,构建起了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构架,实现党建工作的全覆盖。
横向建立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制度,结合驻区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群众活动,通过志愿服务、认领微心愿、帮扶困难户、创文行动,实现辖区单位与社区居民的互动互助、共驻共建。社区“两委”干部7人担任辖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指导员。
二、建设了三支队伍
1、社区工作者队伍
目前社区两委、大学生村官、社区工作者、网格员配备齐全,结构合理。借助社区大平台,开展公开承诺,扎实做好为民服务,“为民服务记录本”从“记”到“办”,拉近了社区干部和居民之间的距离方面的作用。
2、社区党员队伍
开展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堡垒活动,结合社区实际和党员特点,设置了政策宣传、治安巡逻、文明劝导、公益服务、帮教帮困等岗位,引导社区党员认领岗位,发挥作用。
3、社区志愿者队伍
组建便民服务队、心理咨询服务队、健康咨询服务队、平安守护服务队、爱心服务队五支志愿者服务队先后开展了助老扶残、便民利民、科普宣传、法律援助、计划生育、治安巡逻、绿色环保等一系列形式多样、贴近民生的志愿服务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三、打造了五个十分钟服务圈
1、建设“平安服务圈”,圈住平安
以社区警务室、综治工作服务区为平台,发挥网格员、“两长四员”作用,通过上门走访、日常巡查、情况收集,了解居民的困难和诉求。
2、建设“健康服务圈”,圈住健康。
以志愿者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室、残疾人康复中心为主题,开展心理咨询、常见病防治、健康教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
3、建设“生活服务圈”,圈住便利
以四点半课堂、社区之家为平台,开展托儿教育,家政服务,为居民提供便利的生活服务。每天学生放学后,在爱心家长的辅导下,完成作业、开展音乐游戏、手工活动、美术作品展览等活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便民服务箱,为居民提供疏通下水管道、电工、自行车打气、雨具等服务。
4、建设“政务服务圈”,圈住服务
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为辖区居民提供《社区党务与综合事务》、《社区治安与法律服务》、《社区卫生与计划生育》、《民政优抚与社会救助》、《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与环境卫生》六大类共计84项服务项目,实现“一站式”办结。
5、建设“文体服务圈”,圈住业余生活
以社区健身场所、图书室为基础,在这里可以看书,下象棋,打乒乓球,健身,丰富了居民的文体生活,同时常态化开展各种文化惠民活动。
育红社区结合居民的需求和社区实际情况,借助党建“135”工作法,探索了一些城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方法,下一步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部署,进一步学习推广先进社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在对标中自我加压、在学习中明晰思路,进一步激发社区党员干部队伍干事热情,扎实推进基层党建任务落实落地,奋力实现城市基层党建提质增效,为建设更加文明和谐幸福的社区而努力。
(来源:襄州区委组织部 通讯员:李雪飞 编辑:李晨贝)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