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场学术展览向大师致敬
4月12日,第三届“陆俨少奖”全国中国画展在位于杭州的浙江展览馆开幕。
为了纪念陆俨少先生诞辰110周年,去年10月,展览组委会启动了“第三届‘陆俨少奖’全国中国画展”的征稿工作,以这场极具学术意义的展览向大师致敬。
“陆俨少奖”经过三届的倾力打造和全力弘扬,广为业界瞩目和好评。因展览场馆档期所致,第三届的征稿时间有所缩短,但投稿人数和件数仍远远超出第二届,稿件的质量也有所提升,充分印证了陆俨少中国画艺术在举国业界的影响力和品牌吸引力。第三届“陆俨少奖”的“金奖”空缺,是在充分征求了各个评委的意见,达成高度共识,并报请组委会同意后做出的最终决定。
“本届征集的稿件不但数量激增,质量也普遍提升,但是在40件获奖作品评出来之后,评委们普遍认为没有一件作品可以真正拉开距离的,换言之,任何一幅作品上升到‘金奖’,都是对‘银奖’甚至‘铜奖’作者的不公——所以最后商定‘金奖’空缺,从而多设1名‘银奖’和5名‘优秀奖’,这样既可以和公告的奖金总额基本保持一致,也更好地体现了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浙江画院院长、省美协副主席孙永表示,“在今后的几届中,我们也将努力把这块学术品牌越擦越亮。”
参展作者、银奖获得者张大箴目前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据他介绍,“这次参展的作品创作周期很快,但整体的构思花了挺久时间。这次有幸得到银奖,我也非常开心。”同时他分享了自己与导师卓鹤君的师生对谈,“卓老师与我谈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笔墨传承与当下性的问题。我作为一个相对比较年轻的从业人员,更在意的是在传统笔墨的传承中要如何表达我想画的山水观。年轻人的关注点和父辈的关注点会不一样,我更关心的是眼前的、身边的,或者是被夸张过、扭曲过的、我自己解构过的山水。”
本届展览吸引了来自全国众多官办画院的专职画师、中国美协会员的积极参与,充分体现出陆老高屋建瓴艺术的深厚魅力,同时也是对浙江画院学术主张的一种认定。
第三届“陆俨少奖”通过初评、终评,最终有203件作品入围,从中评出获奖作品45件,除金奖空缺外,共有银奖4件、铜奖6件、优秀奖35件。
展览将持续至4月23日。(孙乐怡)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