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非遗进社区 文化有传承”在新星里社区活动中心举行
4月14日上午,“非遗进社区 文化有传承”在新星里社区活动中心举行,天津“泥人张”的第六代传承人袁秀慧为社区居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非遗课。
早年间受父辈影响袁秀慧爱上泥塑艺术,师承天津“泥人张”。1996年,她拜在“泥人张”第五代传人王宝臣的门下,得到了泥人彩塑技艺真传。在王宝臣精心指导下,袁秀慧掌握了高超的泥人彩塑艺术的精华。
“泥塑需要运用雕、塑、捏等手法,塑造好一个形象,经过数次修改、磨光、晾干、烧制等十余道工序才能完成。”袁秀慧介绍,先塑造后绘色,在泥塑过程中,塑大体为关键,先将人物大的形体动态塑出,然后刻画衣纹表现质感,又不伤其骨格。在绘色上多采取的是中国绘画中的工笔书法,使作品增添光感和色感。“塑造”与“绘画”这两者巧妙的结合,展示给人们的是真实而有力的生命。
课堂上,只见刻刀在袁秀慧手中灵巧地游走,面部形象细腻、表情入神的乙亥猪显得格外生动有趣。一块块其貌不扬的泥团,几把简单的自制工具,经过袁秀慧巧手创作,竟变成了一个个惟妙惟肖的泥塑作品。
随后,孩子们尝试制作泥塑。“哇!我的是一匹小马!你这个是小猪!”孩子们看着眼前的这个泥塑惊叹不已。随后,在袁秀慧的指导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泥塑跃然眼前,社区居民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今天的体验很有成就感,从一块泥巴到一个泥塑小猪都是我自己动手完成的,虽然制作了一个半小时,但总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刘书轩说。
此次活动由廊坊市广阳区委宣传部、广阳区文明办主办。本次活动精心策划了传统手工艺类、传统戏曲类、传统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社区等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
据介绍,“非遗进社区 文化有传承”活动是广阳区委宣传部常设性、不定期的文化活动品牌,也是我市创建文明城市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廊坊社区居民展示才艺和精神面貌的大舞台。通过实施“精品文化社区”提升工程,建设精品文化社区,打造“非遗文化社区—爱民东道新星里社区”。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围绕“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主题,发挥各类学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和传承中的积极作用,推动廊坊优秀传统文化在的社区的普及和传承,让社区居民主动传承和弘扬廊坊优秀传统文化。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