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后感--远过重洋的思念 

时间:2019-03-28 16:42 发布于:读书频道编辑:A001  来源:朝晖中学

远过重洋的思念

——《傅雷家书》读后感

朝晖中学807班   王嘉瑜

说到底,傅雷是个典型的中国式父亲,对傅聪从小家教严厉,望子成龙,让其极少感受童年和青少年的快乐,也让自己的夫人备受折磨,出国后的家书,内里也是浓浓的儒家中庸价值观、民族主义教育,而且鸡汤味特浓。

人毕竟那不是完美的,但这位严苛父亲的朴实无私的爱,才是真正可以跨越重洋,形成两地的羁绊——《傅雷家书》。

在那个时代就与子女过着跨洋对书的生活,对于父母来讲是多么痛苦的体验!那种巨大的距离感,与思想传递在时间上——以数周或者数月来计——的延滞,对所有人来讲都是最艰难的挑战,而傅雷夫妇展现出来的知识分子独有的坚韧与真诚之心使人触目,他们心情真切的实际程度,恐怕是今日读者所无法想象。而家书中一直体现的人性真谛与温热的思想血液不曾改变,就如其中一封信中所说的:“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

就好像傅雷夫妇对于儿子傅聪,满怀成就感,却又因为童年时代对其过于严苛而心怀愧疚; 对于小儿子傅敏,从小认为其天资不高,就寄他去学校,让他孤立生活,这更是让他们现在的心里苦不言堪。

不论儿子对家书中的内容是否当了“耳边风”,这种教育还是潜移默化的,要不然在国外十几年,如何保持骨子里浓浓的中国文化气质。不得不承认傅聪的价值观和文学素养大都承袭于父母,而远洋重隔的时候能有如此深度的精神交流对于父母和儿子都是何其幸福的一件事。

这一封封零散却又坚实的家书,无不体现出傅雷夫妇对儿子们的爱,这是他们思念漂洋过海的的真正意义上的媒介。

在面对傅聪生活长期接触英语,而中文写作退步的问题时,傅雷在信中说:“要是你不在乎好好选择字眼,长此以往,思想就会变得混沌、单调、呆滞、没有色彩、没有生命。再没有什么比我们的语言更能影响思想的方式了。”足见其思维的缜密与开阔、教育的严谨与广泛。在读到后半部分接近尾声的时候,自己对这个家庭已有了很“深”的了解,看着他们所有的一字一句,个中欢欣苦涩无以言表,唯一心里想的,就是这本书不要被看完,希望再多看一封信。

然而结束是必然的,尾声迎来得那么迅猛与沉重,虽然表面轻描淡写显得风平浪静,但不难理解其中所隐含的力量,冷静的背后异常的坚实与动人。

这是被重洋埋没了的,决断了的言语,但没有埋没的,是这远过重洋的亲人的爱与思念啊!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标签: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