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路上的湘大学子黄欣:沐浴着阳光而来 

时间:2019-03-28 13:56 发布于:公益频道编辑:A001  来源:湖南日报

黄欣是汶川大地震的亲历者,11年前咸腥烟尘呛满的鼻腔都揉进了她在公益道路上的坚定。

2008年地震来临时,她才10岁,小学四年级。80秒,山崩地裂,高楼大厦倾然成残垣断壁,伴着触目惊心的画面一起出现的是无所畏惧向着废墟前进的人民解放军、在灰烬里蹒跚着的白衣天使、自发组队搬运物资的志愿者、献血车前络绎不绝的爱心人士……

大灾面前的大爱,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来自陌生人的温暖,人与人之间毫不吝啬的善意,把公益的种子深深埋进了女孩儿心里,在那一刻,她发誓:以后也要尽己所能帮助别人。

2016年的9月,黄欣踏进湘大,心中的种子也萌芽生长,她走进了文学院新闻学院青年志愿者实践部,跟着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走上了公益的道路。从重阳节百人宴到爱心支教,从梦想社区走到爱心血库,几乎每一个志愿活动都可以见到她的身影。

2016年10月16日,黄欣刚满18岁,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她迫不及待地走进了献血车。童年的回忆席卷:“我小时候就见到过献血车,但当时都是大人在献血”。一转眼,黄欣也成为了曾经她眼里的“大人”,她骄傲地说道:“有一天,当你真正有能力、有资格去做你想做的事了,心里便是无尽的舒爽与满足。”

第一次献血她便选择了400ml,“当然是女生最多只能献400ml了,如果有更高的选项可以选择,我可能会选更高”,黄欣说,“我了解自己的体质,我知道我可以。多献一点多一点帮助,积小流汇江海嘛!”

“【献血服务】尊敬的献血者:您于10月16日献血检测合格,您捐献的血液挽救了一个人的生命,感谢您捐血救人!湘潭血站。”

在收到短信的那一瞬间,黄欣突然觉得自己很踏实,想着自己的血液流淌在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的身体里时,也会感觉很奇妙;想着自己的血液挽救了生命的时候,又很是激动。

她现已满20岁,在两次献血必须间隔6个月的条件下已经献了4次血。在第二次献血时,想依旧选择400ml的献血量时被医生阻止了。医生说:“时间隔得有点儿紧”,在医生的劝阻下,她听从医生的建议——唯一一次在献血量那一栏里选择了300ml。

每年两次,风雨无阻,“献血这件事儿可能会伴随我一生吧,直到身体不能承受的时候”,黄欣不仅自己献血,还会带着朋友去献血。她说她会带动更多同学加入到献血的行动中来,她明白:血液连通的其实是爱。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