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熊”深耕动画电影市场
从第一部“喜羊羊”大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登上春节档大银幕至今已过去10年。经过这些年贺岁动画电影的熏陶,很多观众已经习惯于在春节期间去看场动画电影了。
登上今年春节大银幕的贺岁动画明星是一“猪”一“熊”,分别是《小猪佩奇过大年》和《熊出没·原始时代》。一个是名扬四海的海外大牌,一个是深耕多年的本土品牌,双方可谓势均力敌,加上二者又有很多相似之处,如主要受众群是儿童、人气旺、形象辨识度高、围绕作品的线上线下讨论很多……究竟谁能成为票房赢家?
在正式上映之前,电影宣传片《啥是佩奇》在网络上快速传播,显然扩大了《小猪佩奇过大年》在观众中的影响力。大年初一,该片排片场次远高于“熊”。但是3天后,“猪”的排片场次回落,总票房在破亿元后停滞不前,最终国内票房为1.24亿元;而“熊”则一路上升,总票房突破7亿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落差?最直接的答案是:《小猪佩奇过大年》内容敷衍潦草,让观众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熊出没·原始时代》则证明了踏实做有质量的内容是有前途的。
实际上,今年“熊”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局面算是国产动画电影所遇到过的“史上最严峻”的局面之一。2018年《熊出没·变形记》遭遇的“对手”是《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捉妖记2》,最终票房突破6亿元;今年的《熊出没·原始时代》虽然上映第3天在排片场次上打败了“小猪”,但也面临《流浪地球》《疯狂外星人》《飞驰人生》等“强敌”。再则,对比2015年7月上映、票房近10亿元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圣”当年只有《捉妖记》一个对手,且随着票房上升,“大圣”引发的社会讨论又吸引了更多的观众。
观察近年来中国内地动画电影票房排行榜,前几名的剧本多指向青年群体,毕竟,该群体比儿童群体的网络活跃度更高、消费意愿和消费实力也更强。而一直瞄准儿童群体的“熊出没”系列动画电影从2014年《熊出没之夺宝熊兵》的2.48亿元票房到今年的7.08亿元,连续6年推出6部片子,在激烈程度渐高的市场竞争中仍能不断提高票房成绩,既在电影市场中夯实了自我基础,又让人看到了国产动画电影的另一种方向和未来。(彭凌翔)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