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民族民间传统文化 非遗传承扎根晋宁少年 

时间:2019-03-07 13:36 发布于:遗产频道编辑:A001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按照“秉承传统,兼容并蓄,不失其本,出新出精”的工作思路,晋宁区立足于辖区丰富的文化资源,抓实筑牢基础性工作,积极做好非遗传承人保护培养服务工作。

为激发青少年对民族传统和民间艺术的兴趣,培养彝族刺绣的继承人,晋宁区双河彝族乡聘请彝绣传承人唐兰英到双河民族小学为小学生上课,从娃娃抓起,把彝族刺绣传承下去,壮大双河乡彝绣事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云南省公益美术大师、民间美术艺人、妇女创业致富带头人唐兰英亲自授课,指导学生刺绣,感受非遗魅力。活动旨在培养小学生对彝族刺绣的兴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双河乡是一个少数民族乡,民族文化徇烂多彩。彝族刺绣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制作精美、异彩纷呈,是彝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是彝族服饰中不可缺少的部分。2008年6月7日,彝族刺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了彝族刺绣外,双河彝族乡还有彝族秧佬鼓舞、彝族乡民间器乐“小哔哩”、彝族小调“得得乐”、传统舞蹈“跳乐”、彝族乡火把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晋宁区境内主要居住着汉族、彝族、回族、哈尼族4个民族,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彩,汉族地区以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美术为代表,彝族地区以民族歌舞、服饰为代表。截止2018年,我区共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68项,其中:省级非遗保护项目5项,市级非遗保护项目25项,区级非遗保护项目38项。

@晋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