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北京双年展作品复评会在京举行 

时间:2019-03-01 21:11 发布于:艺术频道编辑:A002  来源:中国美术家协会

2019年2月26日,根据第八届北京双年展筹备工作进程的整体安排,“多彩世界与共同命运”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作品复评会在中国文联举行。按照北京双年展的章程,展览评委由策委会产生,展览顾问邵大箴,总策划徐里、吴为山,策划委员丁宁、马书林、王镛、卢禹舜、刘进安、李象群、尚辉、胡伟、陶勤、朝戈、董小明、薛永年等与会。本着“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共选出121国659件(组)作品,作品种类涵盖国画、油画、版画、漆画、水彩、粉画、素描、综合材料等画种,雕塑、装置及影像等门类。国内作品入选188件。国际作品入选120国471件,其中包含从西班牙到南美洲当代艺术、美国当代艺术、白俄罗斯当代艺术、上合组织国家当代艺术、新西兰当代艺术、韩国当代艺术等6个特展。评选会由中国美协分党组副书记、巡视员、北京双年展策委会召集人陶勤主持。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作为展览总策划出席评选会并讲话,他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美协一贯重视对于中国文化自信的建立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创办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就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步,经过16年的发展,该展已经当之无愧成为世界范围内参与国家最多的艺术双年展,展示当代世界绘画与雕塑的最大国际平台。习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关乎全人类福祉的理念,把中国梦和世界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已经成为连通各国人民梦想的桥梁,是最具智慧的中国方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外一百多个国家的艺术家们以绘画和雕塑的形式,为本届北京双年展,对当下最鲜活的关于世界发展的“中国方案”进行艺术化呈现,同时也呈现了多姿多彩的世界各国故事、形象、愿景和启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意义非凡。新时代呼唤新艺术,新时代的艺术家站在当代人类艺术的制高点上,而我们需要的新艺术,在内容上要体现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在形式上要符合人类共同审美理念、凸显各国本土艺术特色的多样化,期待以“多彩世界与共同命运”为主题的第八届北京双年展的参展作品,能呈现出比往届更加多样新颖的面貌。作品评选会不仅是评委们在遴选作品,评判投稿艺术家的水准,实际上也是国内、国际美术界在等待着检验评委们的艺术水准和评判标准:通过评选机制在比较中融合互生、探索创新的同时,强化团结引导和价值引领。 评选会上陶勤副书记为与会策委介绍近期北京双年展筹备工作:去年11月底,第八届北京双年展“多彩世界与共同命运”主题创研会召开,早在创研会之前,为了能及时从促进国内外艺术家主题创作的角度释放有关创作导向、提示信号,专门召集了策划委员,针对艺术家提供的草图就本届的主题创作进行研讨,以便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展览最终入选作品的学术质量。客观地说,本届的主题创作难度高于往届,为助力中外艺术家的创作,在创作素材图文参考的整理耙梳上,做了更多的工作。除了宣传册以外,去年8月开始,在大的展览主题下面解析出十几个适合主题创作的子题,分门别类搜集整理图文资料,采用连续制作双年展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及时推送,方便国内外艺术家用于主题创作图文参考,从而有利于展览最终呈现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面貌。主题下的子题不仅涉及环境恶化、局部冲突、核战威胁、恐怖主义、难民潮、金融危机、贫富悬殊、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获取、加工、提炼国际维和、国际救援、国际援建、国际医疗、中外文化交融、人工智能、数字丝绸之路、航空航天、环境治理、减贫减灾乃至中国机遇等更多值得点赞的方面,再释放、再展现,着力表现当下人类的共同愿望——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共赢不要单赢,以艺术的视角给当下、给未来世界一个现实立体坐标和视觉前瞻: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为世界贡献特殊的色彩,充分体现世界各国、各民族的独特艺术表达和认识世界的不同角度。国内外很多艺术家都响应主题及其子题进行了专门的创作,特别是央美廖勤的大型主题作品《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四易其稿,作者和美协的策划、工作团队都费了很多心血,目的就是能有一件较全面、直观契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五大要素即平等相待、对话协商、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炭之理念的作品。习总书记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理念的传播力度,使其成为世界表达中国故事的源头、读懂中国的标识。”《风雨同舟,荣辱与共》这件作品就是为了诠释总书记的这段话。关于第八届北京双年展的参展规模,在上届102国参展的基础上,实现本届参展国继续增加的目标是有一定难度的,主要是因为公开征稿时间必须视新增程序国清组常设展保留项目的批复时间而定,所以比上届少了近5个月征稿期。因此在召开筹备启动新闻发布会后,在将联络国家增加到150个的前提下,加大了与各国驻华使馆和有关国际机构与国际策展人、协调人的沟通联络力度,拓展了征稿渠道,尤其是依托互联网进行的国际艺术家、艺术组织和机构的线上联络,线下也是按照主题展和特展的联络需要,先后接访、走访多家驻华使馆,其中不少是与大使面对面会谈,尤其针对往届未参加或参与较少的国家大力开展征稿工作,加大联络力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外交部在上届成功合作的基础上,主动联系我会,表示今年将继续从北京双年展主题作品中遴选中外藏品,作为“国家级外事收藏”。上届已经被成功收藏的北京双年展诠释“丝路与世界文明”的34件中外作品,曾集体亮相外交部中外记者会现场蓝厅,并被送往我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领馆巡展。本届北京双年展共有125个国家的五千多位艺术家踊跃投稿八千余件,充分体现出中国“主场”号召世界艺术家进行主题创作的优势,表明北京双年展的办展宗旨、展览主题、评价体系和组织方式,继续获得世界各国艺术家和相关机构更多的认可与尊敬,已成为我通过文化交流提升文化自信,展现文化魅力的有力抓手。今年的国内外投稿整体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主题展国际及境外来稿的艺术水准明显高于上届,而且很多国家的艺术家参与度也在继续加大,不仅是孟加拉、法国、埃及、德国、希腊、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意大利、蒙古国、俄罗斯、土耳其、越南等很多国家投稿量超过50件,而且投稿国家的作品整体上艺术性、专业性尤其是切题性等各个方面都可圈可点;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埃塞俄比亚、圭亚那、莫桑比克、纳米比亚、阿曼、沙特阿拉伯、苏里南、多哥等10个国家都是本届新增国家,北京双年展投稿国版图的增加也是展览国际吸引力的最好证明;中国港澳台地区的投稿不管是数量还是艺术水准也都有质的提升,而且80后、90后的艺术家比重呈明显上升趋势,证明北京双年展对于增进三地新生艺术力量的祖国向心力有很好的推动作用;主动申请合作举办特展的国家、地区和机构也明显高于往届,前期积极申办的一度超过10个。国内的艺术家参与度和来稿量也是明显高于上届,合计4426人5630件。其中国画1300人1749件;油画1403人1892件;版画429人460件;其他画种及综合材料绘画等726人915件;雕塑及装置526人568件;影像及摄影42人46件。国画和油画作为国内当前涉及艺术家群体最大的两个画种,继续占比最高;雕塑、版画和其他画种,投稿量虽然整体比例小于两个大画种,但门类齐全,几乎囊括了当下所有和绘画、雕塑以及影像有关的种类,很好地体现了展览“绘画和雕塑的当代延伸”这个办展宗旨。作为有独立学术定位,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双年展的北京双年展,关于中外作品的遴选和评选机制也是对“中华美学”的具体体现,而且已经得到了各国艺术家的认可。评选结束后,第八届北京双年展国内入选名单在双年展官网、美协官网、微信公众号及时公布,国际(含港澳台、海外华人)的入选名单需要按照外事报批程序经批准后再行公布。本届评选工作完成的同时,预示着外事报批、画册编辑、国际运输招标、国内外前期宣传、研讨会筹备等各项工作的正式开始。中国美协作为具体实施单位,将精心组织筹划好将于今年8月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的第八届北京双年展,扎实做好每个筹展环节的工作,通过高质量的展览展示增加国内外艺术家的艺术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也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国际艺术献礼!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标签: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