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观天下读来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 

时间:2019-02-23 13:20 发布于:读书频道编辑:A001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李光耀的观点依然犀利,直指问题的关键。读来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让你看清历史的长期趋势。

由于已经逐渐远离一线政治,作为一个九十岁的老人,他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也可以少一些外交性的委婉,而是更为直接,像是一个老人在对自己的毕生经验做回顾和记录,以留作后辈政治家参考。在分析很多国家的问题时,他常常以自身的经验,设身处地思考,如果他作为该国元首,该如何处理,这是很多学术著作不可能有的角度。

作为一个对中西方都有深入了解的政治家,他对中国、亚洲、中美关系的阐述,都是非常有见地,值得中西方重视。毫无意外地,他认为中国如果有民主的话,中国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p152),他也并不认为中国会走西方一人一票的选举道路,而是会选择走自己的道路。他认为中国的发展会受制于缺乏法治,以及机构中人大于机构这两个制度性的缺陷,并且也认为腐败会长期困扰中国。但什么是解决方案,则取决于中国人民自己的探索,他也坦言他也不知道。同样地,他认为新加坡如果走向两党制,则新加坡将变得平庸。或许新一代的年轻人会对此不以为然,但值得深思。

作为一个小国的首脑,李光耀无时无刻不存在危机感。大国可以犯错,但象新加坡这样的小国,如果政策失误,则可能造成灭顶之灾。李在书中阐述了新加坡为什么必须坚持使用英语,为什么必须开放,为什么不能在中美之间选边站,以及新加坡如何面对海平面上升等问题,更像是在向后辈传输自己的经验。当然他也明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下一辈会制定自己的政策。

受教育于英国,受益于全面开放和美国的繁荣(他没有讲的,是新加坡的特殊地理位置),一生经历了大英帝国的崩溃,冷战,和美国的全盛,李光耀深信资本主义和市场的作用。他对英国和欧洲的福利主义深表怀疑。他对毛泽东的评价极为负面(尽管加了一些修饰),考虑到他早年的反共经历,倒也没有什么意外。

他认为北欧国家能够采用高福利却没有产生西欧国家的问题,是因为北欧国家的人民更具一致性,就象一个部落一样,富人更愿意为其穷的同族支付更高的税收。这倒是我第一次听到的观点。我对此表示怀疑,因为他将原因归因于民族特性,就跟什么也没有解释一样,尽管对很多国家和民族,其制度选择深深取决于其历史(我对李的这一观点深表赞同)。

作者:目送飞鸿(来自)

来源:豆瓣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