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鼓-最早的汉族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 

时间:2019-02-20 13:50 发布于:遗产频道编辑:A001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山东大鼓是中国北方地区现存最早的汉族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相传形成于明代末期,已有三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它发源于鲁西北农村,又名"犁铧大鼓",或作"梨花大鼓"。

山东大鼓历史悠久,音乐唱腔独特,节目蕴藏丰富,地方色彩浓郁,它直接促发了山东快书的形成,并对“乔派”河南坠子和西河大鼓等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具有很高的山东文化价值体现。

近些年来,山东政府加强了对传统曲艺形式的保护和开发。2002年8月,济南市曲艺团应香港特区政府的邀请参加“中国戏曲曲艺节”演出活动。青年演员刘娟、赵倩演唱了山东大鼓《战马超》、《大西厢》和《草船借箭》三个段子。失传30多年的山东大鼓又登上了舞台,呈现在人们面前。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山东大鼓由此迎来了重放光芒的新机遇。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