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样吃火锅?原来,汉代就有“五味鸳鸯锅”了 

时间:2019-01-05 21:32 发布于:文物频道编辑:A001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隆冬季节,吃什么比不上火锅更治愈了,古人们自然也不会放过这样的享受。那么在古代,人们都用啥吃火锅,吃着怎样的火锅呢?我们从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中,为你还原早期中国火锅的模样~

刘非墓出土的分格鼎

不过在出土的火锅旁边发现的两个染器才是最大的意外。这个染器是什么?染器其实就是蘸料的小火锅,类似于我们今天去火锅店吃火锅时用的放酱料的小碟子。这个蘸料放在青铜容器里面,下面还有一个架子,使用的时候会点上火,把蘸料加热了,汉朝在北方的关中比较冷,所以权贵们吃火锅也会把蘸料加热的。蘸料的过程古时叫染,所以叫染器。这个可就讲究了!想想先进他们两千年的我们,吃火锅的时候随便搞个小碗碟就蘸着火锅吃了,和古时的人们相比反而倒是粗糙了不少。

讲究的染器

关于火锅的起源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也是西汉时期。话说汉宣帝刘询执掌天下的时候,汉王朝和匈奴的关系已经日益缓和,这时候匈奴向汉王朝示好,提议放还汉朝使节苏武。苏武何许人也?乃是汉武帝时期被派遣匈奴的使者,后被匈奴扣押在北方苦寒之地(今天的贝加尔湖,当时叫北海)牧羊几十年而不得归汉,乃是一位铁骨铮铮的汉人。

而汉宣帝刘询是刘彻的曾孙子,当时的苏武已经快八十岁了可依然精神矍铄、红光满面,所以回朝后宣帝非常好奇,怎么能在如此苦寒之地还能活得如此长久而且健康,苏武告诉他,我吃的最多的就是羊肉炖锅然后就成这样了。毕竟“苏武牧羊”的典故大家早已耳熟能详,所以吃这个炖羊肉还是比较简单的,依据此,汉宣帝发明了砂锅炖羊肉,也叫“苏武汤”,后来民间又补充了很多东西,一些药膳,调味品等等,也就形成了最早的羊肉火锅。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