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旧仓库变身“非遗”基地
人民网北京12月24日电(池梦蕊)活字印刷、京剧脸谱、内画……在30多平方米的工坊内,各式各样的“非遗”元素琳琅满目。“原来这是个库房,现在变成‘非遗’基地了,这个朝西工坊让我充满期待。”前来参加开业典礼的居民告诉记者。
12月24日,朝阳门街道“朝西工坊”隆重开业,现场不仅吸引100余位居民前来参观,北京文艺圈里的不少名人也到场祝贺。著名相声演员王玥波在现场致以贺词,王玥波表示:“‘非遗’是老祖宗们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需要我们传承下去,朝西工坊不但能够让‘非遗’传承,而且特别接地气儿,很好地和胡同里面的文化气息融合,我认为这种形式对于‘非遗’的推广与传承能够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开幕致辞后,大家纷纷走进朝西工坊进行参观。记者看到,在这件30多平方米的工作室内,充满了各种非遗元素,墙上的京剧脸谱、桌面摆放的内画特别吸引大家的眼球。据朝西工坊运营者赵迪介绍,在朝西工作坊筹备阶段,不少居民前来出谋划策,里面的很多元素都是采纳了居民的意见。未来将根据居民的诉求,在工坊内开展各类课程,让居民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赵迪还表示,除了为居民开设培训班外,他还将用自己的手艺免费为居民提供上门服务,“东城区开展百街千巷环境整治工作以来,很多比如配钥匙、修家具电器的店都迁走了,我们朝西工坊内也特别配置了这些设备,那么周围居民如果有这方面的需求,我们也将免费上门为大家提供服务。”
朝阳门街道朝西社区党委书记表示,经过多方协调,社区将一个旧置不用的仓库进行再利用,与隔壁的“人民书屋”打通,在社区内打造一个文化基地。朝西工坊的建立不仅是一种弘扬传统文化的方式,更是打造一个居民自治的平台,开业仪式后,将广泛征集居民需求,设立主题课程,打造一批社区草根的能工巧匠。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