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艺术家笔下的中国色彩
香港新闻网12月16日电据新华社报导,画笔一挥,马阿美将中国建筑元素重塑,碧瓦朱檐变成了横竖撇捺,一个个汉字被赋予更浓厚的文化色彩。再搭配上一首古诗词,图画与文字相得益彰。
如此“中国味道”的艺术作品出自一名印度小伙之手。今年30岁的马阿美现在中国成都定居,他用画笔记录着这个他热爱的国度,并在此实现艺术梦想。
马阿美出生在印度孟买,从小就喜欢画画,后在印度普纳大学学习美术,主攻人像和美术创作。大学毕业后,马阿美想探索更广泛和深层的艺术文化,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老邻居”中国——这个在他看来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度。
6年前,当马阿美带着画笔和梦想初到中国时,一切都令他感到新鲜。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移动支付日益安全便捷,人们热情友好、开放包容。“中国人民的幸福感是与生俱来的,他们在享受生命。这也是我追求的理想生活。”
马阿美和他的中国妻子选择在成都定居,因为他喜欢这里的生态、街道和城市公园,便捷且安全的交通网络,也喜欢成都对艺术的接纳和保护。
他更舍不得的,还有和他一起在艺术中成长的孩子们。
马阿美在成都市武侯区的“儿童之家”教孩子们画画。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创造并探索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
在“儿童之家”,马阿美还创作了不少黑光画。这种由加有荧光剂的丙烯颜料制成的图画,在灯光的照射下会显示出不同的色彩效果。在他手中,丙烯颜料完美演化成熊猫、神龟、雄鸡、石狮子等一系列图案。
马阿美还会收集一些艺术作品,在“儿童之家”举办展览。这些作品不只有孩子们的创作,还有他自己以及其他艺术家的作品。这里也因此吸引了许多在成都生活的年轻艺术家,并渐渐成为他们的“根据地”。
今年10月,马阿美和朋友们一起举办了第一届艺术展和慈善拍卖会,通过展览和拍卖师生作品来帮助尼泊尔的部分贫困人群,同时唤起社会对儿童教育问题的关注。11月中旬,马阿美的同事和朋友们已经带着善款前往尼泊尔,为当地需要帮助的人们带去了拖拉机等劳动和生活用具。“这就是成都带给我的感动,是对孩子的品德教育,也是对世界的人文关怀。”马阿美说说。
未来,马阿美希望可以一直在成都生活下去,并成立自己的工作室,让更多小朋友们可以拥有一片自由成长和探索的天地。
“我想让我的父母和印度朋友们都来中国看一看,我保证他们一定会喜欢上中国的,就像我一样。”画笔虽小,但马阿美希望用自己的画笔“画”出一座桥,直达孩子们的童真世界,也成为连接中印两国的纽带。(完)
@香港新闻网 香港中国通讯社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