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传承•筑梦”第十六届“妙笔流声”诗歌散文朗诵大赛举行
12月9日18:30分,以“家国▪传承•筑梦”为主题的东北大学第十六届“妙笔流声”诗歌散文朗诵大赛在集体朗诵《少年中国说》中拉开序幕。
由校党委宣传部、校团委共同举办的此次比赛在南湖校区学生活动中心多功能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张国臣,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纪委、团委、学生指导服务中心以及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相关负责人出席比赛。
比赛分为“家国”“传承”“筑梦”三个篇章,每个篇章由三篇诗歌朗诵作品组成,作品分别表现了老东北大学、东北工学院和复名后的东北大学三个时期,东大人用青春、热血和汗水代代传承的“实干、报国、创新、卓越”的东北大学文化内核和“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诗歌朗诵选手们用贯穿东北大学重要历史事件与现实发展的九篇朗诵作品,激励广大师生不忘初心、薪火相传、砥砺奋进,为一流大学建设贡献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此次比赛邀请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获得者、辽宁广播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协会副秘书长、播音指导陈红,辽宁广播电视台主任播音员、辽宁之声1029大家帮节目主持人季然,辽宁广播电视台《新闻新视野》主持人张哲等担任指导教师,以提升选手的朗诵水平。人民日报辽宁分社常务副社长何勇、光明日报辽宁站站长刘勇、经济日报辽宁分社社长张允强、科技日报辽宁站站长郝晓明、中国教育报辽宁站站长刘玉、辽沈晚报常务副社长兼总编辑徐晓民六位资深媒体人莅临现场担任评委。
大赛自10月启动以来,受到了广大师生的高度关注,共收到征文参赛作品418篇,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作品共计29篇;朗诵比赛共有378人报名参赛,经过初赛、复赛,共有32人分为9组进入朗诵比赛决赛。
9组选手在经历了前期的海选突围,初复赛晋级角逐以及近一个月的专业培训后,以声情并茂的朗诵、新颖而富有创意的舞台表演形式和制作精良的背景视频带领观众重温了东北大学实干报国、创新卓越的发展历程,现场气氛热烈感人,掌声雷动。最终,由万齐梦、赵丽娟、曲怀璞朗诵的作品《他们的名字》荣获朗诵比赛一等奖;由霍佳锐、杨铠溪、王雪莹、寇雪莹朗诵的作品《五月的鲜花》等三部作品荣获朗诵比赛二等奖;由张博媛、赵婧怡、张瑜、明萱朗诵的作品《绿叶对根的情意》等五部作品荣获朗诵比赛三等奖。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奖。外国语学院徐子婷的作品《光·火·梦》荣获征文比赛一等奖。
张国臣以及校党委组织部、纪委、校团委、学生指导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为获奖集体和个人颁奖。
据悉,为弘扬东北大学光荣传统,打造具有东大特色的大学文化,强化宣传思想工作的育人功能,党委宣传部从2003年开始在12月9日举办每年一度的“妙笔流声”诗歌散文朗诵大赛,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16届。16年间,共有近两万人次参与到活动中来,历届比赛收到征文达5000余篇,报名朗诵的选手近4000人,现场观看朗诵比赛的师生逾万人,用大量高品位、结合东北大学历史和现实发展的作品凝聚人心、弘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激发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作者:王钰慧 编辑:王钰慧 张广宏 来源:东北大学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