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失海外的10件文物珍宝,归国之日国内批发市场遥遥无期,每件都是历史的见证
百年前欧美侵略者来到东方时,华夏大地的奇珍异宝刺激了他们的贪欲和野心。自此以后,中国古建筑、陵墓、寺院、石窟等历史古迹也迎来了被盗抢、破坏的命运。有哪些国宝至今依然流失海外呢?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
一、十二生肖兽首铜像
这件藏品作为金属器具,历经风雨洗刷而颜色造型不改,以当时的技术来说世所罕见,体现了我国铜器制作的高超水平。目前已有八件回国。到今天为止,鸡、羊、蛇、狗首依然流失在海外。
二、翡翠西瓜
慈禧太后极喜收集奇珍异宝,翡翠西瓜是她钟爱的众多玉器之一。这对翡翠极品奇特之处就在于造型和色彩像极了西瓜实物。翡翠西瓜后随慈禧太后葬入东陵,却被军阀为筹措军费所盗取,后其为了逃避国法制裁,将翡翠西瓜作为贿赂赠送给达官显贵,以求脱罪。解放后,这件稀世罕见的翡翠西瓜也被权贵带至美国。
三、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原作早已轶失,现世所藏为其摹本。该图原有12册,先存世仅9册。将古代女子流传于世的一些典故绘成图册,在进行道德说教的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古代女性装扮、生活、起居的仪态和生活状态。
四、敦煌壁画前的菩萨坐像
在清末民初的乱世,西方人发现了中国西北地区蕴藏着众多艺术珍宝,对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雕塑、佛教经文典籍展开了疯狂的掠夺。敦煌壁画前的菩萨坐像就是这样被骗走的。
五、康熙玉如意
康熙玉如意夏季冰凉沁人心脾,又温润如羊脂。玉如意原是古人用于瘙痒之用,后来渐成把玩之物。这柄玉如意价值就在于是一整块白玉雕刻而成。
六、慈禧夜明珠
据说这颗夜明珠在慈禧下葬时被她含在嘴里,后来被孙殿英盗走,至今下落不明。
七、形穰贴
《形穰贴》是东晋时期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草书在唐朝以双钩廓填之法所作摹本,真迹早已失传。是书圣最为豪爽奔流的作品。
八、永乐大典副本
正本早已轶失,当世所存为嘉靖年间的副本的残部。在清末时原来的万余册由于官员监守自盗只剩900余册,后由于百年外敌入侵之乱,剩余的部分也轶失到海外和民间。后经鲁迅等文化界人士和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的努力,终于收集整理齐了224册,现藏于国家图书馆。
九、历代帝王图
历代帝王图为唐代著名绘画家阎立本所作。阎立本这个名字可能不为人熟知,但说起他的一大杰作---大明宫,估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他的这幅作品从总体上虽然都以体现帝王的威严、庄重为主,但各个帝王不同的性格、文治武功却在画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只是北宋时期的摹本,真迹早已轶失。这幅作品名字虽然很霸气,初次听闻会以为是秦皇汉武这些千古名帝的画像。但实际上作品中只有昭帝刘弗陵、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等13位帝王和他们一些随从的画像。这幅与1913年被文物贩子梁鸿志卖给了美国人。
十、子乍弄鸟尊
子乍弄鸟尊是一座商代的青铜鸟尊,在当时是一件级别非常高的礼器,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就是这个鸟尊乃是王者把玩之物。至于为什么是鸟的形状,这是因为殷商和周人都曾以乌鸦为始祖,这在许多出土的商周时期的器物中可以反映出来。这件鸟尊高约27厘米。
说起这些文物流失到海外的历史,真是一部中华民族被侵略、被蹂躏的血泪史。看到这里,小编真想说,给这些博物馆或者个人一张捐赠证书,加上一块钱象征性的奖励,让这些国际“友人”把这些文物物归原主吧。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