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赵锦棠》感动江南知音
昨晚,天津评剧院创排、“二度梅”得主曾昭娟领衔主演的《赵锦棠》在“昆曲发源地”昆山精彩演出。
这台学习经典、继承经典、发展经典的典范之作,在此次“2018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上熠熠生辉,让江南观众充分领略了来自戏曲码头的大美评剧。天津评剧院《赵锦棠》是此次活动中唯一的评剧作品。
这台剧目由花(淑兰)派代表作《朱痕记》整理改编而成,用中国戏曲的艺术手段和意蕴,讲述了朴实的夫妻情、母子情、婆媳情,以及主人公赵锦棠身上真善美的中华美德。该剧自搬上舞台以来,获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文华大奖等多项殊荣。
评剧作为北方大剧种,在南方却是鲜见。2016年,天津评剧院曾携《赵锦棠》到福州、莆田、抚州等多地巡演,让不少南方观众认识了评剧、喜欢上了评剧。
这一次,《赵锦棠》来到“百戏之祖”昆曲的故乡,全体演职员抱着精益求精、激动兴奋的心情投入演出工作。曾昭娟说:“600年前昆曲在昆山诞生,600年后戏曲依然繁荣,到昆山演出也是寻找传统文化的根脉。
今年恰逢天津评剧院建院60周年,所以这次昆山之行变得更有意义。我把这次演出比作赵锦棠和昆山的深秋之约,传评剧精神,展评剧风采,让观众们领略《赵锦棠》至善至美的魅力。”与此同时,天津评剧院还向昆山将要建立的戏曲博物馆捐赠了三件珍贵之物──鲜灵霞、李福安还有曾昭娟使用过的戏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