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湖渔鼓舞是洪泽湖区渔民们自编自演的一种舞蹈,也是洪泽湖流域唯一的民间舞蹈形式,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老子山作为洪泽湖渔鼓舞的发源地,这里的渔民对渔鼓舞有着更加特殊的情感。淮安市老子山九年制学校是镇里的唯一一所学校,我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做好渔鼓舞这一非遗项目的
分享
2018年至今,鹤壁市群艺馆联合浚县人民文化馆开展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旨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课程进校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对学校和学生意义重大。从2020年11月23日起,浚县非遗项目黄河古陶代表性传承人张连贤受邀走进鹤壁市鹿鸣中学技术课堂,担任非遗特色课程的特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为传承非遗,坚守文化,2020年12月8日,小店区文旅局和恒大小学联合举办“非遗进校园”展示活动,给师生献上了一场丰盛的文化大餐。学校在东西校区分别搭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拱门,简单古朴的造型、红火热闹的色彩、
冬晨决胜好春光,少年出行趁骄阳。九年级全体学生来到浏阳中澳蓝鹰国防教育实践基地,开展“拓展磨炼意志,勇为优秀少年”为主题的特色研学实践活动。走出校园,来到军事化的实践基地,通过“防空演练”、“四渡赤水”、“力抛手榴弹”、“CS野战”、“营地野炊”等丰富的经典国防活动,
1月6日,天气虽然非常寒冷,但是我们的心中却特别温暖!因为,由我校教师、家长志愿者、社区志愿者及少先队员代表组成的“泡泡志愿服务队”又开始了我们的社区慰问“爱心特别行动”。下午我们在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了宽巷子社区军属和困难高龄老人家中,为他们送去了春节的慰问和
合川巴蜀小学课程建设围绕国家育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坚持五育并举,建构起基础学力课程、生活探究课程、律动社区课程,通过“班级小课堂、学校中课堂、社会大课堂”三种课程形态,一体化实施。学校秉承行知教育思想,以“非遗课程”为着眼点,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师生的民族
“小风筝侬飞呀飞,飞过千家飞过万家,请告诉大家再摒摒牢,出关额日脚马上就到……”这首沪语版《小风筝》歌曲的创作者来自清流中学。共克时艰坚定信念抗击疫情期间,清流中学退休教师罗老师居家期间,为鼓励师生以积极的心态抗击新冠病毒,亲自写词、作画,创作了这首名叫《小风筝》的小
为进一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发挥书法艺术特有的翰墨育人作用,提高广大师生的写字水平和书法审美能力,武汉路小学积极开展各项书法艺术活动,让书法培训形成常态化、制度化,依托“追梦”教师工作坊,将自练、集中辅导相结合,使全体教师掌握钢笔字、毛笔字及粉笔字的基本写法,提高教师
12月8日,阜南县书法教学送教下乡走进龙王中心小学。本次送教活动由阜南县师资培训中心副主任张茂、电教馆巩明颖主任带队,在中心小学书法室举行一场软硬笔书法送教观摩教学活动,龙王乡中心校校长黄孝雷、中心校辖区学校部分语文老师参加此次活动。阜南特教学校张琪老师首先为我们
12月4日,由庐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教体局联合主办,市文化馆、校外活动中心承办的2020年庐山市“戏曲进校园”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走进我市横塘镇横塘中学。演出过程中,戏曲、武术、器乐等各类节目精彩纷呈,演员们不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从书法、武术、戏曲等方面对学生进行